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24的文章

筆記 // 《生態攝影該怎麼拍》系列講座

荒野公民科學家線上增能課程 講者:蝶小小(施信鋒) 2024/04/23 《認識生態攝影》 什麼是生態攝影 狹義定義: 主角 與 環境 的 相互關係 不只是美感,而是相片中所提供的訊息與生態故事。 廣義定義:與自然相關或環境的改變 拍生物特徵與行為;環境的改變與生態觀點。 生態攝影觀念 避免過度傳播敏感棲地;了解物種習性;避免人為干涉,以沒有傷害、減少干擾為最大前提。 先觀察,再拍照。技術只是輔助(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最好的畫面),觀察才是重點 知道什麼時候、什麼地方、主體的習慣…對地盤的了解才是真正的knowhow 獨一無二:這個地方、這個主體、這個的動作... 可遇不可求。 夜間攝影 友善打光:避免正面打光,以離機閃燈打側面光,以避免對象瞳孔變色,也保護動物。 即使用柔光罩也不是那麼友善,要降低拍攝張數(讓主會被閃少次一些)。 手電筒光源不適合補光,但可以用餘光照主體輪廓,目前相機在暗的狀況下 -6EV都還是對得到焦。 熱像儀可輔助找到對象。 攝影觀念 場景雜亂時,觀察還有沒有其他的角度可以拍 光線與氛圍是攝影的靈魂。 不同的鏡頭有不同的效果,可能會失真,可以多角度拍出不同的樣貌 生態攝影養成 找出自己興趣的對象:比方蝴蝶 閱讀大量資料:書、論文、情報 設立目標:想要拍到什麼 請教專家 抹續累積田野經驗 隨著時間…離他越來越近 2024/05/07 《生態影像分享與討論、構圖法則》 光線是攝影的畫筆 日出日落斜射較易有光影表現,不用的光有不同的質感,閃燈也可模擬陽光的質感 順光 :顏色正確且飽合,直接呈現物體質感。(像圖鑑照) 斜射光 :色溫表現,立體感 逆光 :細節不夠,但有他的氛圍 閃光燈的概念 生態攝影時,受限於角度或是時間,有時會需要閃燈 但也會因為補燈而失去立體感 照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,距離越遠光線越柔和,但需要的出力(GN值)越大 有時可以拉iso讓補光弱一些,讓立體感多一些 補一點光,也可以把逆光的質感保留 閃光燈的類型 外接閃燈: 最推荐的閃燈 建議第一支外閃用原廠閃燈+離閃配件;因為原廠支援度與穩定度較高 手電筒 :色溫5000-5500K,顏色比較推,建議現場購買 環形閃燈 :補光均勻可降低正面光主體的陰影,但是比較貴且方向固定,出力小,適合約50公司的距離 閃光燈的模式 TTL(Trough the lens): 是目前的主流,自動調出力 M模

書摘 // 天翻地覆:資本主義 vs 氣候危機

天翻地覆:資本主義 vs. 氣候危機 This Changes Everything: Capitalism vs. The Climate 作者: 娜歐蜜‧克萊恩 Naomi Klein 出版日期:2016/01/05 我們的經濟體系跟地球上眾多生命型態,包括人類生命都水火不容。要避免氣候崩潰需要的是緊縮人類資源的使用,而我們的經濟模型為了避免崩潰,要求的是沒有約束的擴張。(P.62) 在我看來,我們的問題比較不是太陽能發電的機械原理__而是人類權力的政治原理特別是,有沒有可能換人掌握權力,從企業手中轉移到社區,而這就要仰賴在現行體系下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大多數人民,是否能建立堅決又足夠多元的社會力量,改變權力的平衡。(P.66)